多元主体共筑社区安全网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之中,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中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社区治安状况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和谐梅列,平安先行。梅列区始终把社区治安工作作为社区治理重中之重的任务。几年来,他们在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社区治安安全网方面努力做到“五个相结合”:坚持专兼相结合、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有偿服务与义务巡逻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居民自防自护相结合和制度、技术与人防相结合,使社区治安防控更加严密,更有成效。
政府主导:专职治安巡防大队
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无疑是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力军,但有限的警力往往无法保证对社区治安问题事无巨细的全面覆盖。为此,2010年,梅列区成立50个人的专职治安巡防大队,负责辖区巡逻防范、处置突发性事件和维稳工作,并配合公安部门处理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协助调解各种矛盾纠纷等。在业务上,巡防大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队员集中食宿、统一训练,确保队伍统一调度、快速反应。队员除了每天要参加一个半小时的战术技能和体能训练外,还要参加每周一次的政治、法律法规学习和消防、交通等各种演练活动。在制度上,大队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学习、训练、管理、请销假和奖惩等规定,着力培养队员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在保障上,梅列区政府为队员缴纳“五险一金”,配备了电脑、电视和健身器材等,不断改善队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并拨款购置专用车辆。此外,梅列区财政每年拨给3万元慰问金,梅列区综治办、梅列公安分局还对表现突出的队员,推荐上报区综治委表彰和奖励。截至今年5月底,该大队共巡逻58360人次,协助查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281起,抓获违法行为人598人,妥善处理公民求助事件396起,完成维稳处突任务211次,配合民警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94起,为维护辖区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防、制止各类街头违法犯罪活动是专职治安巡防大队的首要职责。巡防队员通过“定点、巡线、护面”,建立快速反应、相互策应的行动机制,不断提高打击现行犯罪水平。2011年6月3日凌晨,列东金尊楼下发生一起抢劫案件。巡防队员严昌林、蔡志峰按照民警指示,兵分两路追捕犯罪嫌疑人,一组队员在和仁丁字路口将一名犯罪嫌疑男子抓获,另一组队员配合民警在和仁路豆浆店门口将另一名犯罪嫌疑男子抓获。类似这样打击“两抢一盗”、制止打架斗殴的案例还有很多。巡防大队成立以来,梅列区可防性案件比之前下降18%,创建了一批“零发案”社区。
巡防大队自成立以来,先后协助处理了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等多起群体性事件,圆满完成多项市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安保任务,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工作中,巡防队员还牢固树立“群众安全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观念,从琐事、小事、寻常事做起,热情为辖区群众服务。走进巡防大队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鲜红的锦旗。其中一面“急民所急,尽职尽责”的锦旗就是厦门的李先生为感谢巡防队员四处奔波,为其找回走失的儿子而特意送来的。保一方平安,建社会和谐,解百姓忧愁。梅列区专职治安巡防大队尽心履行职责,使居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不断提升,为确保辖区安定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守卫屏障。
民企参与:区域联网技防服务平台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逐步向高科技、智能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大增强了犯罪行为在时间上的突发性、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和手段上的对抗性。传统的管理防范模式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当前的治安形势。技术防范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治安防控中的应用,它具有全天候、安全性强、可靠性强和反应灵敏的特点,能实现很多人力防范和物质设施防范不具备的功能。2014年10月,三明市梅列区综治办联合梅列公安分局协调有关安防企业,引入社会资金,由三明技防协会牵头组建福建民安保全报警网络公司监控中心,建设小区视频求助报警系统、商铺视频联动报警系统和校园远程视频报警系统等社会化技防服务平台。民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成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新添的一支有生力量,不但延伸了防控网络触角,也提高了科技立体化防控的能力。
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梅列区委、区政府陆续投入220万元,在16个社区的25个封闭式旧小区安装高清网络视频监控,悬挂温馨提示牌,并在小区醒目位置安装IP报警求助终端,配置应急呼叫装置。在这些小区的门卫室里,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小区内不同角度的动态视频,小区每个角落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过去任意时间的情况也可以随时调取。业主在遭遇抢劫、人身伤害时,可用报警装置向报警中心紧急报警或求助,实现视频、语音双向对接。福建民安公司每天24小时安排专人值班,随时调取和检查视频、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保证技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全面的视频求助报警系统补充了视觉漏洞和人防、物防的不足,有效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也有利于消除业主之间、业主和物业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是保护小区安定祥和的守护神。小区视频求助报警系统在自2015年1月联网以来,已接受远程呼叫咨询30人次,车辆刮擦、老人走失等报警求助7人次,提供视频信号恢复、网络故障排除等无偿服务24次,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商铺视频联动报警系统建设是区域治安联防的有益尝试。商铺在卷帘门上安装报警系统,盗贼实施盗窃时触动警报,监控中心的大屏幕就会自动切换到报警地实时监控现场,并派出出警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福建民安公司为用户提供24小时防盗报警接、出警人工服务,以及远程紧急报警求助、夜间自动报警和应急保安出警服务,还有5-20万的财务保险理赔等;当发现沿街店面视频或报警系统异常时,技术人员也会到现场进行查看、修复。有一次,监控中心通过实时监控视频发现,新市北路某菜馆有浓烟冒出,出警队立即赶到现场将火扑灭;当时商铺内还存放着大量的鞭炮,出警队及时帮助客户将鞭炮转移,避免更大的事故发生。福建民安公司还建立了与公安110指挥中心联动巡逻的工作机制,每天出动巡逻车、保安人员对主街主路进行巡逻,参与社会面治安防控。2013年以来,公司为辖区内约500个商铺安装了报警联网系统,其中电话报警用户300个,视频报警用户200个,接入视频420路,为商家建立起人防、技防的安全防范网络。
校园远程视频报警系统是校园安全的保护伞。2014年5月,福建民安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调取监控时发现,一名中年妇女在梅列区第二中学附近晃荡,手里还拿着一把刀,工作人员立即通过报警联网系统对学校的门卫进行远程喊话告知警情,门卫即刻报警求助。同样,当各学校值班人员发现可疑人员或学生遇到紧急情况,也可通过语音系统快速呼叫监控中心请求处理,整个对讲过程录音保存;通过各学校值班室安装的网络监控主机和显示器,相应的视频监控图像可自动联网到民安保全监控中心和公安分局信息中心治安监控平台,实时情况一目了然。2013年以来,校园远程视频报警系统逐步完善,已在梅列辖区的52所学校(幼儿园)投入使用,其中市属学校10所、区属学校18所、民办学校24所,共接入视频监控620路,并设立110CK报警及远程求助对讲系统,实现远程视频报警,为学生构筑了一张安全防护网。
预计到2015年底,梅列区区域联网报警社会化技防服务平台各类客户可达到3000个,视频接入10000路以上,将安全网撒向辖区的每个角落。梅列区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撬动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化治安技防体系建设的做法,在全市综治系统得到推广。
居民自发:青山社区义务巡逻队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专兼结合是我国治安工作的优良传统。梅列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和居民的作用,加强对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居民义务防范活动,不断扩大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在青山社区里就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佩戴袖章,在社区的各条干道与支道、菜市场、商业网点周围等来回巡逻,他们就是青山社区义务巡逻队。
1995年,拖着一条瘸腿的60岁高龄老人顾昌鑫了解到社区双职工家庭一到上班时间许多家里便空无一人。担心居民们离家后家庭财产和留守老人孩子的安全,他与老伴义务承担起了巡逻的工作,不计苦累,不计报酬,每周五雷打不动地往各个楼栋跑。其他离退休同志看到老顾行动不便还如此热心,也纷纷自发加入到巡逻的队伍中来,一个离退休职工的治保小组——青山社区义务巡逻队就此诞生。
如今20年过去了,巡逻队的人员一再更替,但这样的精神却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他们风雨无阻地坚守着当初创建时的信念,每周五巡逻一次,对社区各个角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又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五早晨,吴声扬老人带着义务巡逻队如常巡视着,发现一股浓烟从青山三村37幢206室的门里飘了出来。这家的情况他们清楚,年轻人早已出门打工,只有一对年过七十的老人留守。几个巡逻队员赶忙敲门示警,果然没一会就有两位老人踉踉跄跄、互相搀扶地开门出来。“幸好有你们,否则我们就睡死在里面了。”惊魂未定的老人激动地说。不只是防火、防盗、救人,发现即使诸如井盖破损这样细枝末节的安全隐患,义务巡逻队都及时登记在案,向社区报告并寻求解决。在巡逻中,老人们留意到社区反复回潮的小广告,便不厌其烦地将每次出现的具体位置记录下来,及时清理。
这样的事一天两天容易做到,20年始终如一的守护却是难能可贵。社区主任陈春碧说:“青山社区下辖一万多名常住人口,还有不少租户等流动人口,人流量大,治安状况复杂,20年来风平浪静,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与巡逻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社区居民说起这支义务巡逻队也都纷纷伸出大拇指,“这些同志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和我们的亲人一样了。”
(三明市梅列区政法委提供素材
福建社科院精神文明所陈蕾撰写)
专家点评
社区是居民的共同家园和幸福的港湾。毫无疑义,安全应当是家园的首选需求项。治安是社区治理的永恒内容。如今社区是生人社区,充满流动性。社区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有什么不同,面对生人社区的新情况,如何解决易发难治的治安问题,让社区居民沐浴在安全的阳光里,是现代社区治理必须破解的重要命题。在这方面,《多元主体共筑社区安全网》案例交出了一张亮丽的答卷。
《多元主体共筑社区安全网》案例创新者的成功,起步于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人们误以为社会治安是公权力独管的领域,于是在许多地方形成政府为主大包大揽的治安工作格局。梅列区可贵之处在于:在治安工作中,积极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参与社区治安治理,努力构建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安工作格局。可见,现代社区治理中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天地宽。治安工作尚可引进市场与民间的力量,那么社区治理的其它工作能不大胆仿效吗?也许,这是《多元主体共筑社区安全网》案例给人最重要的启示。
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研究员高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