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村联建:城乡社区融合的新路径
城郊,又称为城乡结合部,是联结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它承载着城市化进程的记忆,有村民们对故土与乡情的记忆,还有居民们对老城风貌与故事的回忆。随着城市化的高歌猛进,城乡结合部演化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有高楼林立的新城现代化气息,又有高楼旁老村落民房的散落形成对照;既有新居民乔迁新居的人口流入与对新生活方式的倡导,又有老居民对故土的依恋与对乡土文化的坚守。在这样新旧人口、新旧文化的杂糅中,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治理与城乡融合成为一个复杂而现实的问题。
半村半城的典型:崇桂社区
三明市梅列区崇桂社区成立于1980年7月,经2002年8月整合后,社区辖区面积0.40平方公里,有住宅楼66栋,常住居民2010户5146人,其中农业人口290户766人,是地处城乡结合部、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性的典型城乡杂居社区。
异化:老居民的离散与外来人口的迁入
“在80年代初,我们社区最热闹、小伙伴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要属列东老街了。我们列东老街是一条南北走向、铺着青石板与鹅卵石的老街,整条街巷的两侧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老房子,木质的建筑,高低参差,大小不一。大的房子进门有个宽敞的天井,外面砌了一堵一人多高的围墙,里面往往居住着好几户人家。小的房子就是那么临街一间,怎么算也不会超过十平方米。进出院子邻居没有一个不认识的,而且邻居之间的关系相处的特别融洽,从来没有出现脸红脖子粗的事情。”这些生活场景随着时光流逝逐渐遗留在了崇桂社区老居民的回忆中。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旧城改造,列东老街的旧民居多被征收,作为一种地域和民俗文化的符号,老街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许多居民既留恋又惊恐:“现在虽然大家住进了高楼,但左邻右舍互不相识,大家关系淡薄,想找个说话的伴都很难。旧时邻里端着饭碗这家转那家转从街头撺到街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的居住格局和人口快速流动,改变了社区邻里人际关系。上个世纪末三明市的多家大型国企,如三钢、三化、纺织厂、印染厂等,优先招收列东村村民务工,随着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并迁居到厂区,村民人口数量逐渐流失,从原来4000余人减少到当前的700人左右。老村民流散的同时,由于城乡结合部房租相对低廉,外来务工人口不断流入,新流入的人口多元复杂、流动频繁,导致社区治安案件频发,社区的和谐安定格局在城市化的高歌猛进与人口流动中被悄然打破。
碰撞:新旧习俗的差异与交锋
由于社区城乡混居的特点,居民之间在生活习惯与风俗文化差异显著,在社区公共生活领域交汇并引发了一定的城乡矛盾。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且部分村民安全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在传统节日时,直接在空地上焚烧祭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的村民办丧事在院子吹拉弹唱几天几夜,噪音扰民;有的村民在各楼道口、院子、天台堆放杂物,造成大量蚊虫滋生,环境脏乱;有的村民随意违章搭盖;有的村民高空抛物,再加上出租户多,人口构成复杂,盗案频发,被区综治办定为治安难点。
联建:居村党支部的对接
面对上述种种难题,崇桂社区不回避城乡融合中的矛盾与差异,直面并聚焦于社区城乡混居的格局,努力探索建立一种“居村联建”模式,将城乡社区资源统筹利用,共同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工作新格局。
崇桂社区首先从社区党组织的资源联结上开展工作,为社区城乡融合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崇桂社区建立了“三个一”工作机制,即:社区党支部每月与列东村党总支联系沟通1次情况,每季度开展1次互动,每年至少帮办1-2件实事,推进城乡优势资源双向流动、双向促进,全方位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双方党组织和村委会、居委会的工作在基层党组织的紧密联结中形成了一种协同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领域甚至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从而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依赖性与互补性。
近年,崇桂社区与列东村研究确定了“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目标任务。2014年被区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预备投资80多万元对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有很多违章搭盖的群众思想上有抵触不愿意改造,认为跟他们没关系,但绝大多数的居民赞成改造。在列东村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逐户发放改造方案宣传单,分组入户做思想工作,先后入户300多户500多人次,在居村联动格局之下,顺利地进行了社区环境的整建与清理,共拆除违章搭盖60多间1200平方米;清理堆放杂物30多车,棺木9副。改造水沟防水3000多平方、明沟改暗沟20多条、下水管更换100多根、修建停车棚2个、安装健身器材2套、休闲桌椅2套、安装电子监控系统10个,极大地改善了社区面貌。
居村党建资源的整合还体现在对居村党员的动员上。崇桂社区与列东村在开展文明共建活动中,双方共同商议分别组织党员群众定期以小区、楼幢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在周末和节假日,社区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周末党员义务劳动”活动,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消除火灾隐患,优化村居民居住环境。列东村还出资添置灭火器50个,安装在老旧小区,确保小区消防措施到位。
联用:居村公共资源的串联
崇桂社区的居村联建不但以党组织的联结强化动力,还通过居村公共资源的联用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治理格局。崇桂社区先后建立了居民、村民共享的便民服务中心、民主管理议事中心、党员教育培训中心,整合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列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引导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科技教育设施等集中布点;社区党支部与列东村党总支联合打造了市民学校、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多个教育培训场所,采取集中培训、结对培训、跟踪培训等方式,定期组织社区(村)党员进行交流、培训,尤其是加强列东村“农转非”居民党员与列东村农民党员的互动交流,实现城乡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推进城乡党员能力素质共同提高。这种居村联建的公共资源联用模式克服了农村社区资源少、公共意识欠缺、公共服务薄弱的缺陷,推动社区与乡村公共服务站点的共建、共享、共用,以资源联结来增强社区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能力。
联谊:增进城乡居民情感
崇桂社区的居村联建无论从组织资源,还是公共资源的联结与共享,最终目标都指向城乡居民,都是为了促进城乡居民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区的和谐共治。崇桂社区的居村联建以文化生活为重要联建领域,开展多样化、贴近生活、拉近人心的文化活动,有效地增进了城乡居民的情感认同。社区党支部利用社区文体队伍多、活动载体多、活动内容多、参与人群多等优势,与列东村优势互补,每年都联合组织开展“邻里节”、“我们的节日”等增强集体互动的文化活动。例如,在春节期间,组织邀请社区与村里的书法爱好者为居民现场书写春联、请剪纸爱好者现场制作窗花并免费赠送,既活跃了邻里氛围,又以实用而迎合节庆、温暖人心的举动赢得了城乡居民的欢迎。
一方面是常态化举办的文化活动为城乡居民打破了城乡对立的坚冰,创造了城乡融合的平台。另一方面是城乡社区居民内部资源的整合推动了居民的联谊与互助。崇桂社区推动居民的“邻里守望”行动,鼓励引导居民贡献自身的专长与资源进行互帮互助,按楼幢制作了“邻里守望卡”,卡上公开了楼幢号,居(村民)姓名,联系电话,还在卡片的背面印上本楼幢的楼幢长、党员联络员、计生联络员、治安联络员、卫生联络员、科普联络员等联系电话;在楼院内设立了公示栏,在公示栏内汇集并展示了热心居民的专长及需要帮助的居民的信息,让那些有特长的群众充分发挥自已的能力,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如:“我会一些简单的家电维修,愿意为大家提供服务”;“我每天下班比较晚,希望能得到帮助,帮我接一下在梅列实小上学的女儿”;“我家里养了好多的花,对于家里种植盆栽有一定经验,有需要帮助的居民可以跟我联系”。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通过“邻里守望”行动打破了单门独户的冷漠状态,以邻里互助互补拉近了距离,架设起了沟通邻里之间情感的桥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崇桂社区的居村联建,以一种包容的视野与心态、实在的行动与举措,跨越了城乡居民隔阂,缩小了城乡差距、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有力地避免与解决城乡社会矛盾,是一种城乡统筹的基层工作有益创新与探索。
(三明市梅列区列东街道提供素材
福建社会科学院孙璇整理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