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心灵的弹性
不菲的成绩。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在应用软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一直遥遥领先,业绩以飞一般的速度增加。
如今,公司的营销在全世界展开,并且与国内外几十家知名的IT企业亲密合作。林达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带领着员工勇往直前,使公司成了大型专业化软件公司,而且极具影响力。林达作为杰出校友在母校百年庆典时,被邀请参加校庆,所有被邀校友行列中,他最年轻。
失败的人以懒惰和说谎为习惯,但是成功的人则相反。让优秀成为习惯,保持积极的态度,时刻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让努力最大化。让优秀成为习惯,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不管是什么身份,丈夫、妻子、父亲、儿子,或是工人,都要成为最出色的人。让优秀成为习惯的人总是会得到机会的青睐,因为他们会把握住每一个飞来的机会;让优秀成为习惯的人很受老板喜欢,他们从来不会使老板失望。
阜阳市公交公司的乘务员答朝荣,时刻微笑,常年穿一双平底布鞋。她每天要成百上千遍地报站名及维持乘客的乘车秩序,常常是嗓子嘶哑不成音。
答朝荣对此毫无怨言。她上任的时候就这样对自己说道:“一切为了乘客,为了乘客的一切。”从1994年到现在,她风里来雨里去,出车35040多趟,让许许多多的乘客记住了她。她获得了“阜阳的李素丽”这样崇高的赞誉,人们叫她“老人的子女、孩子的阿姨、病人的护士、残疾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孕妇的亲人、远方客人的向导。”
答朝荣想乘客之所想,为乘客之想为,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细心研究每个细微之处。通过实际情况的磨炼,她有了自己的方法:不管严寒酷暑,她早晚各打扫一次车厢。为了把温暖、周到、细致的服务送到乘客面前,她钻研很多关于服务方面的功课。为了方便报站和售票,她将各个站点烂熟于心,把经验灵活运用于实践。在每天的工作中,她尊老爱幼,时时事事为乘客着想,解决乘客的燃眉之急。有老人时她总会上去搀扶;看到孕妇或带小孩的乘客,她立刻找座;遇到学生,她会百般嘱咐路上要小心。经常有人致电或送上锦旗,对她进行表扬。
为了确保乘客不会误站,报站时她都会多次提醒乘客;为了尽快地为乘客服务,她从来没有坐过;为了防止乘客在上下车时被车门碰到,她都踮脚保护每个人……为了保证所有人上车如到家,答朝荣自备晕车药、针线包和急救箱,并送给老人棉垫。
她的爱岗敬业,不单单体现在对乘客无微不至的关怀上,更多地体现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上。12年如一日,她天天4点半就上班,经常半夜回家。为了不迟到,她每天起得非常早,睡眠很少,公司在哪儿就在哪儿租房。她做乘务员12年,有3万多趟的出车经历,她始终如一地对工作充满热情,带给乘客温暖和感动,优秀已经融入她的骨血,和她紧密联系在一起。
你是不是觉得你离优秀非常遥远?你是不是认为优秀时机未到?原因是你还没有把优秀培养成习惯。一旦把优秀培养成习惯,成功也就会像习惯一样时刻伴随你!
在制度面前低头
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营都必须有制度的保障,企业也同样如此。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也有自己的员工手册,这些绝不是墙上的摆设,也不是员工可以忽视的,而是要求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的企业法典。员工若不遵守,企业的制度就形同虚设,这是任何企业都不允许的。
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一个行业,有许多的行规;一个企业,也必定有它的规章制度。
联想集团在成立之初,便提出了“四大天条”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并成为全体联想人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多年来都被严格地执行,其具体内容是:不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不收受红包;不从事第二职业;工薪保密。联想对凡是违犯“天条”的人,惩处都很严重。
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讲述海尔如何成长时,总不忘提到13条制度,其中包括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在工作时间闲聊……这些看起来琐碎、细小、简单得令人发笑的规定,对当时的管理起了重要作用。通过海尔领导者的严格管理,这13条管理规定得到了有效地执行,海尔的员工素质也改善了很多。此后,海尔的管理者又逐步推出各种新的细化规章制度,做到了有规可依。渐渐地,海尔的企业管理变得有序起来,海尔的事业也开始走向了辉煌。
同样,英特尔公司从创立开始就非常强调制度,处处规定得很清楚,每天早上的上班制度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在英特尔公司,每天8点整开始上班,8点零5分以后才到的人,就要在“英雄榜”上签名,背负迟到的“罪名”。即使前一天晚上加班至深夜的人,第二天也仍要在早上8点上班。
企业不能没有制度,制度是有序的前提。企业制定各项制度是为了管理得更好,各项制度并非来自臆断,而是在长期的运营中吸取了各项工作的经验教训之后总结而来的。制度是组织正常运作最基本的保证。
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会依据本部门的职能制定规章制度,以保证本部门工作顺利而高效地进行。生产部门的规章制度,是为了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服务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服务,将自身形象提高;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给企业招募更好的人才,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制度都很严格,从制造、工程到财务,以及行销部门,每件事情规范得都很清楚,每位企业员工都以这些规范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正是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这些企业才会如此伟大。
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分子,有权利也有义务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这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做到这一点才是合格的职员。一个连企业的规章制度都不遵守的员工,绝不是一个好员工,更不可能热爱自己的企业,这样的人,企业自然会将其淘汰。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提醒督促自己,务必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
由此看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工作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我们的生命里,工作是一份珍贵的馈赠。
工作是工资的来源,它解决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需要,让我们能够维持生命所需;工作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增长了我们的才干,让我们与他人和谐相处,为我们实现理想和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工作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获得深层次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是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证实自我的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感恩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你将会在平凡的岗位上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微软总部的办公楼里,唯一的临时工是位女清洁工。在几百个雇员里,她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她的工作最辛苦,工资也最低。
但是她却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快乐。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钟,她都在快乐地工作着。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并且毫不吝啬地向每个人提供帮助。
热情是可以传递的。渐渐地,她的热情散播开来,没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大家都争着和她做朋友。最后,在她的感染下,大家都变得快乐起来。
比尔·盖茨对此感到好奇,就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你每天都能这么开心呢?”
“因为我工作的地方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地方!”女清洁工自豪地说,“我知道我没有什么知识,所以,我很感激公司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有能力供女儿上大学。我感谢这美好的一切,而我唯一可以回报的,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比尔·盖茨被女清洁工深深打动了,他动情地说:“你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啊,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呢?”
“当然愿意,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啊!”女清洁工说。
从那天开始,女清洁工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因为她的热情,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愿意主动帮助她。在大家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几个月后,她正式地加入了微软公司。
这位女清洁工对于工作充满了感恩,珍惜工作的点点滴滴,正因为如此,她才有了走向微软的机会!
有个乞丐遇到了上帝,上帝答应给他三个愿望。
上帝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愿望:变成有钱人。
成了有钱人后,他希望自己能回到年轻的时候,上帝挥一挥手,他就变成了20多岁的小伙子。
乞丐兴奋极了,说出了最后一个愿望:一辈子不需要工作。
上帝也答应了他,他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乞丐不解地问:“你怎么又把我变回去了?”
上帝说:“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是工作!只有投入工作,才有生命的活力。想想看,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整天无所事事,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没有了工作,你当然什么都没有了!”
的确,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工作是一切收获的来源。我们应该为自己拥有一份工作而感恩,并且付出时间和心力,积极努力地工作,来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用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工作就变成了一种享受。在为公司创造业绩的同时,也证实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实现了双赢。
做一名专业的人才
专业人士的外在形象应该是专业的。我们并不像山中那些身怀绝技而又深藏不露的高人隐士,也不能像在家中一样不修边幅、不重外表,我们是天天都要去工作的斗士,因此,我们需要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透出一种职业性和专业性——这包括衣着、言谈举止和外在气质等等。不要小看这些,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这种专业性是相当重要的。
麦肯锡公司一向是世界领先的、最为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只要和麦肯锡打过交道的人士,都能感觉到它从方方面面流露出的专业性。
在麦肯锡看来,“咨询不能被看作是无所事事的人和退休的职业经理干的业余工作,相反,它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专业服务企业。所以,他们面对的不是顾客而是客户,他们从事的是一种专业而不是一种行当。”
首先,麦肯锡公司规定明确细致,比如着装,从头到脚,每个人员帽子的款式,衬衣、西装与领带颜色的搭配,甚至是袜子的纹理都要求严格。除此之外,他们的服装还要因食尚变化而变化。麦肯锡认为,只有专业的形象才能为客户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个专业型人才的起码标准。
其次,除了着装方面,麦肯锡还要求对外输出的每一份工作报告的标准与格式必须统一,就像工作人员的着装一样,他们自己的方案,报告设计出来也都要有着统一的“着装”。这包括统一的标题,统一的字体,行距、首行缩格数字、数字编号段落、字母编号段落、齐头式段落等等。总之,麦肯锡的信念是:你拿到这份报告,就知道这东西是麦肯锡的。所以,麦肯锡的一句经典口号是:“我们的报告书就是我们的签名。”
当然,麦肯锡的职业权威性不止以上这些,它还有很多专业的精神理念,以及全球最为专业的人才。着装与精神气质虽然只代表外在形象,但这已经足以表明一个人是否专业,是否值得对方信赖。
有人说:“对一个人的感觉完全由第一印象决定。”也有人说:“如果一个人连自身的形象都打扮不好,怎么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呢?”这些都富有哲理。
如何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在解决了专业形象的问题后,剩下的就是获取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的追求了,迅速让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标杆,或者一个学习的榜样,向人家认真学习。
日本前邮政大臣野田圣子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她刚步入社会时,在日本东洋酒店做清洁人员。当时,经理要求她一定要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如何才算光洁如新呢?她很不情愿地擦拭着马桶,她认为这是她能擦到最干净的程度了。这时,她看到和她同一组的一位同事,始终不停地擦拭马桶,然后,那位同事停下来,从马桶中取了一杯水,毫不勉强地喝了下去。这时,野田圣子的灵魂被彻底震撼了。她终于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工作标准,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了。她不再多想,开始重新擦拭她的马桶,终于,她也变得很专业了。
找一个榜样很重要,尤其是对一窍不通的人来说,榜样能够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标准在哪里。就像这位野田圣子小姐,本以为已经做得很好了,对于擦马桶,她已经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认为这份工作很无趣。但是,一位老员工的行为唤醒了她的意识,使她清晰地认识到,原来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完全没有理由懈怠下去。
在企业中,像野田圣子这样的人还很多,他们经常抱怨工作很无聊,没有意思,但是,他们是否已经达到了他们的专业水准呢?有趣的是,只有“半瓶水”的人大都沉不住气,才会有种种抱怨,反而“整瓶水”的人会踏踏实实地工作。
还是歌词写得好:“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想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只有不断地付出,才会有所回报,而且,几乎不存在最好的事情,有的只是更好。专业人才就是不断地向“更好”追求的人才。
美孚石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之一,也是石油行业中最为优秀的公司,但它前进的脚步一直没有停,在它的理念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一次,为了提高公司加油站的加油速度,服务质量和回头客数量,美孚计划树立标杆企业来借鉴。但是,在石油界它已经是最优秀的了,这个标杆在同行中很难寻找,于是,美孚就到行业外去找。在加油速度方面,潘斯克公司成为了它的标杆企业,该公司是为美国“印地500大赛”的赛车提供加油服务的,它的追求目标是“快”。经过仔细观察,美孚总结了潘斯克的绝招:这个团队制服统一、分工细致、配合默契,而且他们的工作人员都戴有电子头套耳机,这使每个成员都能随时联系其他同事。在服务质量方面,美孚把目标锁定在里兹卡尔顿酒店,该酒店是世界上最为温馨的酒店,每一位工作人员招牌式的甜蜜微笑是酒店的标志。在这里,每一位员工都把自己融入公司信条中,能为顾客提供最完美的服务对酒店来说是莫大的光荣。这正是美孚的愿望所在。在增加回头客方面,美孚石油把目光落在了全美公认的回头客大王——“家庭仓库”公司上。美孚从该公司认识到:那些直接和客户打交道的员工非常重要,他们是一个客户能否成为“终生客户”的关键因素。所以,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员工。
三个标杆都找到后,美孚公司按照这些标杆的标准全面培训员工,使它的每一个加油站焕然一新。12个月之后,美孚的营业收入顺利增长10%。
美孚石油作为一家公司,思路开阔,它从不同的行业寻找自己的标杆,从不同的角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优秀企业的优秀之处正在于此。美孚的“标杆理念”同样适用于个人,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来改善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开拓思路。树立标杆的方法非常有效,但标杆不一定仅限于本公司的同事,任何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任何一个有着特殊才能的人,我们都可以当他为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我们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之后,就会发现,我们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优秀。
忠诚是做人之本
古人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拥有忠诚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赞美,其人格会因为忠诚而得到升华。如果不慎丢失了它,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一文不值。忠诚不仅是立身之本,事实上也能使一个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保证。
个人归属于团队的义务和道德就是“忠诚”。人的一生归属于各种团体:国家、企业、学校、家庭以及各种组织。个人在归属中得到保护,并发挥自己的才干以获得成功及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归属某个团体,而维护这种归属关系就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而忠诚则是维护此种归属关系的保证。
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士兵如果不忠诚于统帅就没有资格当士兵。”无独有偶,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也说过类似的话:“对统帅忠诚是士兵的义务。”这两句话都指向同一个道理: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也无论是在员工与老板或士兵与将军之间,忠诚都是使企业旗帜不褪色的保证,每个人、每个团队、每个集体都须依靠它来生存和发展。
一些世界著名企业曾接受过这样的调查,当被问到“你所认为的员工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时,他们把“忠诚”放在了首位。的确,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受到重视的美德之一,因为每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员工的忠诚。忠诚不仅仅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更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对自己的职业与使命表现忠诚,这一切都应该是一种理所当然、自然而然、而又无所贪求的行为。
其实,做一个忠诚的员工很简单,也并不需要你做出多大的牺牲才算是忠诚。相反,这种品格也体现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比如,随手捡起办公室里掉在地上的纸张,看到卫生间水龙头滴水就随手关紧等。这些事情都很容易做到,却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品格的地方,就像有人说的:“人的忠诚比金子还珍贵,最好是看他在没有旁人在场时的所作所为。”
如果把智慧和能力比作金子,那比金子更珍贵的就是人的忠诚。曾有一位成功人士不只一次说过这样的话:“忠诚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的确,忠诚是职场中做人之本,只有拥有忠诚的品质,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成就。
常存积极之心
有个人乘船去英国旅行,途中轮船突然遇到暴风雨的袭击,一整船的人都惊慌失措。这个人在慌张之余,看到一旁的老太太非常镇静地在做祷告,眼神看起来十分安详。
风浪过去后,这个人十分敬佩地问老太太:“你为什么一点也不害怕呢?”
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戴安娜已经去了天堂,小女儿玛利亚就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去天堂,我就去看看戴安娜;如果留我在船上,我就去看玛利亚。不管去哪里,我都可以和我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又怎么会害怕呢?’”
大到做人,小到做事,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美国成功学者拿破仑·希尔在关于心态的意义这个话题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其实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微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结果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结果的差异则是成功和失败。”
做事时如果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就会获得许多力量,促使我们把事做好:
第一,积极的心态能产生自我暗示,并且积极地影响身边的人。在直销行业,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板。玫琳凯公司令无数女性摆脱了无所事事和人生低谷的状态,其员工相互鼓励时最常说的就是:“你是最棒的!”这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心理暗示无疑给女性带去了一种积极的心态,促使她们不断努力,攀向人生的另一个高峰。
第二,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产生立刻行动的激情。要当机立断地处理事情,就需要这种激情和冲动。“心理近视”的人往往看不到远方的事物和景象,不能立刻采取行动,这样他就会丧失很多机会。假定你把闹钟定在早晨6点,然而,当闹钟开始响时,你睡意仍浓,于是你起身关掉闹钟,又回到床上继续睡。久而久之,你会养成早晨不按时起床的习惯……只要你能像“心理远视”的人那样从远处出发,马上行动,你就能把握做事情的机会,而不会让时间匆匆溜走了。
所以,不管你做的事情有多么不重要或者多么无聊,只要你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就能从中发现成功的因素。
业余时间分出人生境界
很多人都想找成功的捷径,然面“勤”字是成大事的唯一要诀。
天道酬勤,没有一个人的才华是天生的,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勤奋,没有任何捷径,每个成功者都是非常勤奋的。
鲁迅说得更清楚:“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普通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
笨鸟先飞,犹可成功,何况并非人人都是“笨鸟”。勤奋,使人有如神助。
世间万物,唯有不停前进才有生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才云集,竞争对手强大。快节奏的生活、高度的竞争又时刻让人压力重大,潜移默化地催人上进。
成功是通过勤奋工作得来的。只有辛勤地劳动,才会有幸福的人生。即使坐拥金山,你不努力,也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传说中的点石成金之术并不存在,只有劳动才能获得财富。你想拥有金子,最好的办法是辛勤地耕耘。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想领略成功的喜悦,但成功又并非如此简单。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总是闲不住,无法忍受懒惰。即使情势所迫,不得不停止目前的工作,他们也会立即去从事其他工作。那些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会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寻找幸福和快乐。要享受成功的喜悦,首先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你才会收获成功的快乐。
1903年,英国数学家科尔在一次数学年会上通过自己的论证,成功地破解了一道数学难题,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科尔的成功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当时,有人问科尔:“你论证这个课题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说:“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星期天,每个人都有,许多人并不珍惜它,但同样的星期天在科尔的眼里却无比珍贵,他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从而使自己成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曾流行过这样一句箴言:“人的成就,决定于他晚上八点到十点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