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可关注

福建省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论坛在榕举行

发布时间:2018-07-27     来源: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秘书处     

   

                 


2017年11月24日,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交流社区协商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由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联合承办的“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论坛”,在福建会堂南平厅举行。我省专家学者和社区主任书记60多人参加论坛活动。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游炎灿,中共福建省委讲师团副团长章锦德,福建省社科联学会部副主任康蓉晖等领导同志全程参加论坛活动。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游炎灿代表省社科联在论坛上致辞。




“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论坛”安排三项活动。一是领导致辞。二是专家学者演讲交流。三是案例分享。在论坛作演讲与交流的专家学者有:福建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黎昕,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潘玉腾教授、福建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开明研究员、福建省人大财经委副巡视员陈劭平、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许斗斗教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郭为桂教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原主任李新生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高和荣教授、福建农林大学胡玉浪教授等12位同志。中共晋江市英林镇党委副书记许国鑫、福州市大名城社区书记主任林卡在会上交流案例。





“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论坛”有五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省委宣传部领导先后4次认真审阅论坛方案,对论坛的主题、组织形式和召开时间都作出明确的指示。特别是在论坛筹备过程中,强调必须接地气,体现地方特色。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部领导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办好论坛。

二是准备充分。自从2016年9月,省委宣传部领导批准举办“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论坛”后,承办单位发挥各自优势与网络,一方面向我省理论工作者征文,另一方面在省民政厅的支持下向基层社区征集“社区协商案例”。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还牵头组织“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课题组,请1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到30多个城乡社区调研,充实了论坛主题演讲文章内容,总结了案例。

三是主题突出。这次论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主题。这次论坛共征集到40多篇论文和25个案例,经过主题筛选组织17篇论文和11个案例参加交流。不论是专家论文,还是案例都聚焦“社区协商与治国理政”主题,并具体展开几个相关问题的交流:(1)社区协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作用;(2)社区协商民主在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基础作用;(3)如何发挥党在社区协商中的领导作用;(4)协商民主与投票民主的区别,在中国广泛地多层次地开展社区协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特色;(5)社区协商现状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6)如何把社区协商纳入德治与法治的轨道。

四是创新办会。承办单位在筹备与组织这论坛活动中,立足理论接地气和体现地方特色,创新论坛的组织形式,做到理论研究和实践服务结合、论坛内外结合。参加论坛活动的既有理论工作者,还有社区书记、主任,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论坛。

五是及时运用论坛成果。这次论坛不仅对社区协商理论作了系统梳理,而且对社区协商实务问题也作了系统的梳理,对做好社区协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近日,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在与台江区领导沟通在台江区开展社区治理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工作时,已经运用了这次论坛的成果。




(福建省社会建设研究会秘书处)